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12家房地产公司把自己企业名称里面的“地产”去掉了,经历这波改名潮后,国内排名前十的房企中,名称仍带有地产字样的变少。究其原因,随着房地产“躺钱”时代终结,昔日“小甜甜”变成“牛夫人” ,即便是年销售几千亿的龙头房企,也毅然践行“去地产化”。不过,在圈内人士看来,房企这波改名操作只是自欺欺人,毕竟大家的主业仍是房地产,只是围绕着房地产进行多元化。
房企涌起改名潮
9月12日,保利地产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以全票的通过率,同意公司将名称变更为“保利发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证券》记者注意到,保利并非头个去掉“地产”头衔的房企,更早这么做的,还有业界老大万科。9月初,万科旗下的城市公司“深圳市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更名为“深圳市万科发展有限公司”。
如果细数,8月,“大连万达商业地产”更名为“万达商业管理集团”。7月,龙湖地产发布公告,自2018年6月12日起由“龙湖地产有限公司”更改为“龙湖集团控股有限公司”。6月28日,合景泰富地产控股有限公司公告称,由“合景泰富地产控股有限公司”更改为“合景泰富集团控股有限公司”。3月,时代地产发布公告,全名变更为“时代中国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变更为“时代中国”。今年1月,朗诗绿色地产正式更名为朗诗绿色集团有限公司。
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已经有12家房地产公司去掉企业名称里面的“地产”、“置业”等字样,目前已经成功更名的,还包括中骏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中航善达股份有限公司、美的置业集团、海南京粮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力高集团。如果把时间拉长,会发现站在这条线上更多的房企身影。2016年,恒大地产更名为中国恒大,同年雅居乐集团取代雅居乐地产成为雅居乐的对外官方名称;2015年,方兴地产正式更名为中国金茂,当年底招商地产更名为“招商蛇口”并重组上市。
从年销售几千亿的龙头房企,到百亿级别的区域公司,都在忙着把自己公司名称里面与“房地产”相关的词删除。据了解,目前中国前十大房企只有富力和中海的名字中仍有“地产”字样。
大佬齐抛“地产”包袱
对于更名原因,保利地产如此表示,公司在2002年的“三个为主,两个结合”发展战略中,已明确提出“以房地产业为主,适度拓展相关行业”,积极布局相关多元产业发展。在十三五规划初期,公司进一步提出“一主两翼”发展战略,并将升级为“以不动产投资开发为主、以综合服务与不动产金融为翼”,加快相关产业的市场化发展。为体现公司多元化发展方向,进一步加快两翼业务市场化发展,公司特此更名。
《金证券》记者发现,如此解释在上市房企改名公告中相当常见。对此,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也表示,随着我国房地产存量市场规模日益增大、地价的持续走高,传统开发商利润空间被压缩、“增收难增利”的困境日益凸显。如此行业背景会倒逼房企积极转型,类似更名都是它们积极主动转型的体现。
不过,记者接触的圈内人士直言,不少房企实则是甩掉“地产”包袱。某深圳券商研究员向《金证券》记者透露,由于地产的行业特性,不少房企的资产负债率都在90%以上,高负债的房企需要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来时刻保证现金流安全。但是近些年,由于行业调控始终未有放松,导致房企融资环境一直偏紧,融资成本普遍上行。一方面,银行对房企信贷投放的门槛和监管进一步收紧;另一方面,2017年4月证监会公告《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的决定》及权益市场的持续低迷,2017年及2018年房企股权融资规模缩减明显。
“一旦敏感的‘地产’二字去掉,部分房企也是希望能在政策和信贷支持方面适度松绑”,该人士称。
拿地丝毫不手软
对于房企的这波“换马甲”操作,《金证券》记者注意到,业内质疑声音不少。南京某银行信贷人士直言,“换个名字,信贷政策就发生变化,这样的想法太天真,毕竟改名房企的主营仍然是房地产,换汤不换药,改名并没有改掉内核。”
就前述所提的保利而言,根据公司公告,目前公司房地产销售收入占比90.6%,两翼业务收入占比9.4%,两翼产业规模仍然撑不起“去地产化”的野心。2108年中报也显示,万科全部营业收入中,来自房地产业务的结算收入比例高达95%,其在商业开发与运营、物流仓储服务、养老教育等领域的表现尚不值一提。
房地产专家谢逸枫就犀利地指出,房企改名=去房地产化?纯粹是自欺欺人。因为房企继续干着拿地、开发、建房、卖房的房地产生意,这不是真的去房地产。事实上,基本上换名的房企,都是做加法,围绕着房地产进行多元化,赚钱是还是房地产。
公开资料可见,万科商业版图踏足长租公寓、商业地产和物流地产,龙湖则是将商业运营和长租公寓确立为主航道业务。纵观龙头房企的产业布局,只有以恒大为代表的跨界多元化最为大胆。恒大在新战略中提出,逐渐形成以民生和地产为基础,文化旅游、健康养生为两翼,以高科技产业为龙头的产业格局。目前,恒大不仅投资了新能源汽车,还与中科院达成合作,共同孵化高科技产业。
前述研究员表示,从调研来看,对于地产主业,绝大部分的房企仍然希望利用自身的经营优势在规模方面继续保持适度增长,不断提升在行业的领先地位。所谓战略转型,主要还是“由房而生”的相关领域,也有少数和地产关联度偏低的其他多元化领域,“大家步子还是不敢迈得过大。”
值得一提的是,各家房企嘴里嚷着要换名,拿地却是丝毫不含糊。以万科为例,公司今年上半年拿地增速相较2017年有所放缓,但就拿地面积和金额绝对值而言,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呈现出逆周期拿地的特征,土储持续扩张,足以支撑2018-2020三年销售。前8月,房企拿地数据仅统计招拍挂市场的权益拿地金额,50家房企拿地合计拿地金额高达12996亿,其中拿地超过200亿的房企就多达24家。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直言,目前房企不论改不改名,其实质仍然是以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业务为主体的企业,房地产企业发展模式依然依赖土地。原有非主营业务的营收至少要占到3成以上,房企才能算是真正实现了转型,目前多数房企房地产销售收入占比都在9成以上,这样的比例是谈不上“转型”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